「貓黴菌」,正式名稱為貓皮癬菌症,俗稱貓癬,是一種由皮膚黴菌染貓咪皮膚、毛髮及爪子角蛋白所引起的疾病。
這並不是體內發霉,而是一種表層的皮膚真菌感染。
- 常見致病菌:超過90%的貓黴菌感染,都是由一種名為犬小芽胞菌的菌種所引起。這種黴菌的孢子生命力極強,能在環境中存活長達一年以上。
- 好發族群:任何年齡的貓咪都可能感染,但免疫力較低的族群風險最高,例如:幼貓、老年貓、體弱多病或長期處於壓力下的貓咪。
二、貓黴菌初期症狀
貓黴菌的症狀多變,但仍有一些典型的初期警訊值得飼主留意。
- 局部掉毛,出現圓形斑塊:這是最經典的症狀。皮膚上會出現一塊或多塊圓形、不規則的禿毛區,毛髮會從根部斷裂,看起來像被剃過一樣。
- 皮膚變紅、起屑、發黑:禿毛處的皮膚可能會輕微發紅、乾燥,並產生大量銀白色的皮屑。部分貓咪在感染後期,皮膚會因色素沉澱而變黑。
- 好發部位:感染通常從下巴、鼻子、臉部、耳朵邊緣、四肢肉球、指甲根部等部位開始,再逐漸擴散。
- 搔癢程度不一:與跳蚤或過敏不同,單純的黴菌感染,搔癢感通常不會非常劇烈,甚至有些貓咪完全不癢。
- 伍德氏燈檢測:在初步診斷時,獸醫師會使用伍德氏燈照射患部。若感染的是犬小孢子菌,約有50%的機率,受感染的毛髮會呈現蘋果綠色的螢光反應。
三、貓黴菌的傳染風險
貓黴菌具有高度傳染性,飼主必須嚴陣以待。
- 貓傳染給貓:透過直接接觸病貓,或間接接觸帶有黴菌孢子的環境或物品(如睡窩、梳子、玩具),就能輕易傳播。在多貓家庭、貓舍或收容所等群養環境中,疫情很容易爆發。
- 貓傳染給人(人畜共通):是的,貓癬會傳染給人類。 若飼主(特別是孩童、長者或免疫力較差者)接觸到病貓或其皮屑、毛髮,皮膚上可能會出現圓形、發紅、發癢的環狀斑塊,也就是俗稱的「金錢癬」。
- 環境殘留:病貓脫落的帶菌毛髮與皮屑,會像灰塵一樣散落在沙發、棉被、地毯、貓跳台等各個角落,成為環境中持續的感染源。
四、貓黴菌的治療方式
貓黴菌的治療是一場需要耐心的長期抗戰,通常需要「三管齊下」的整合性治療。
1. 外用藥物
- 適用情況: 針對非常局部、輕微的單一病灶。
- 藥物種類: 獸醫師會開立貓咪專用的抗黴菌藥膏或噴劑,每日塗抹在患部。
- 注意事項: 不建議自行使用「人用藥膏」(如:香港腳藥膏),人類藥膏的成分、濃度與基底都與貓用藥不同,可能對貓咪產生刺激甚至毒性(如誤食)。
2. 口服藥物
- 適用情況: 治療的核心。 特別是對於多發性病灶或長毛貓,全身性的口服藥物是絕對必要的。
- 藥物種類: 需由獸醫開立抗黴菌口服藥。
- 注意事項: 口服藥物需經由肝臟代謝,療程開始前與過程中,獸醫師可能會建議監測貓咪的肝腎功能,確保用藥安全。飼主務必完成整個療程,切勿自行停藥。
3. 藥浴與環境清潔
- 專用抗黴菌藥浴:每週1-2次的藥浴,是清除全身皮屑與孢子、加速療程的關鍵。獸醫師會根據狀況,建議使用含抗真菌成分的藥浴液,或是效果更強的「石灰硫磺水」。
- 環境清潔與消毒:這是杜絕復發的重中之重!
- 吸塵: 每日用吸塵器徹底清潔地板、沙發、貓跳台等所有貓咪活動的區域。
- 清洗: 將所有可清洗的織物(如棉被、床單、貓窩)用熱水或加入消毒劑清洗。
- 消毒: 使用稀釋的漂白水(1:10)或市售的寵物專用消毒劑,擦拭所有硬質表面。
- 除濕: 將環境濕度控制在50%以下,讓黴菌不易生長。
五、幼貓黴菌特別注意
幼貓因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,是感染黴菌風險最高的族群。
- 治療需溫和: 幼貓的肝腎功能仍在發育,獸醫師在選擇口服藥物與劑量時會更加謹慎。
- 加強保暖與營養: 藥浴後需迅速擦乾吹乾,避免失溫。提供充足的營養,幫助牠們建立自身抵抗力。
- 加強防護: 若家中有幼貓感染,其他寵物與所有家庭成員都要加強清潔與防護,避免交叉感染。
六、貓黴菌 vs 其他皮膚問題
病因 | 貓黴菌 (貓癬) | 過敏 | 跳蚤/蟎蟲 | 細菌感染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典型特徵 | 圓形禿毛斑塊、皮屑、斷毛 | 大面積紅疹、搔抓痕跡 | 黑色蚤糞、耳道有咖啡渣分泌物 | 膿皰、丘疹、皮膚潮濕滲液 |
搔癢程度 | 輕微至中等 | 劇烈 | 劇烈 | 中等至劇烈 |
傳染性 | 對人貓皆有高傳染性 | 不具傳染性 | 對其他寵物有高傳染性 | 通常不具傳染性 |
七、常見 FAQ
Q1:貓黴菌會自己好嗎?
A: 對於免疫力非常強的健康成貓,單一的輕微病灶有可能在數月後自癒。但這期間牠會持續在環境中散播孢子,傳染給家人或其他寵物。因此,強烈建議所有確診病例都應接受完整治療,以縮短病程並杜絕傳染風險。
Q2:被貓傳染黴菌要怎麼處理?
A: 請立即就醫皮膚科。醫師會開立抗黴菌藥膏或口服藥。同時,務必將家中貓咪帶去看獸醫並開始治療,並進行徹底的環境消毒,否則只治療人類,會因為環境中的孢子而反覆感染。
Q3:黴菌感染後,多久會痊癒?
A: 貓黴菌的治療沒有捷徑,一個完整的療程通常需要至少 6 到 8 週,甚至更長。飼主必須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,並嚴格遵守醫囑完成整個療程。
Q4:黴菌治療期間需要隔離嗎?
A: 是的,強烈建議。 若家中有其他寵物,應將病貓隔離在單獨的房間,並使用獨立的食碗、水碗與貓砂盆,直到康復為止。飼主在接觸病貓前後,都應徹底洗手。
Q5:黴菌會不會一直復發?
A: 有可能。 復發的主要原因有二:1. 上次治療不徹底(藥沒吃完、環境沒清乾淨)。2. 貓咪本身免疫力不佳。若要杜絕復發,務必完成療程,並透過均衡飲食與無壓力的環境,來提升貓咪自身的抵抗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