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斐犬(Kai Ken)又被稱為虎犬(Tora Inu)或甲斐虎(Kaitora),是日本六大本土犬種之一,原產於日本山梨縣(古稱甲斐),以聰明、堅毅、對主人極度忠誠而聞名。
早期的甲斐犬被用來獵捕野豬、鹿等大型獵物,在日本歷史上地位極高,更曾被指定為日本的「天然紀念物」,但由於當時實施出口禁令,甲斐犬在日本以外地區仍屬罕見犬種。
直到現代,甲斐犬仍是日本象徵性的山林犬種,若你想更了解甲斐犬的魅力,接下來就讓我們從外觀特徵開始認識吧!
甲斐犬外觀特徵:有獨特虎斑紋的獵犬
甲斐犬屬於中型犬,身體結構強壯而勻稱,肌肉發達、四肢有力,甚至能爬樹,是日本犬中極具爆發力的品種之一。
特徵類別 | 說明 |
---|---|
體型 | 中型犬,體格緊湊、肌肉結實。 |
肩高 | 約 40–50 公分;公犬約 53 公分,母犬約 48 公分。 |
體重 | 約 11–23 公斤,平均約 18 公斤。 |
臉型 | 尖嘴臉、耳朵直立且略微前傾,眼神銳利。 |
尾巴 | 長而粗,呈鐮刀狀或捲曲狀高舉於背上。 |
被毛 | 雙層毛結構,外層粗硬、內層柔軟,具防水性與抗寒性。 |
換毛 | 每年春秋兩季換毛一次,維持皮膚與毛髮健康。 |
甲斐犬最顯著的特徵是全身覆蓋的「虎斑紋」,甲斐犬幼犬出生時毛色通常單一,約在一歲後才逐漸顯現虎紋,分為三種主要類型:
- 黑虎毛(Kuro-Tora):底色黑中帶茶色虎紋,最常見。
- 中虎毛(Chu-Tora):黑色與茶色交織的中間型虎紋。
- 赤虎毛(Aka-Tora):底色偏棕或紅棕,最稀有。
甲斐犬的個性與智商特質?
甲斐犬是兼具野性與智慧的原始犬種。牠們天生警覺、敏捷、反應迅速,是優秀的工作犬與守護犬。
- 忠誠與保護性強:對主人絕對忠誠,被稱為「一代一主之犬」。不容易接受新主人。
- 聰明而冷靜:能在狩獵中精準判斷形勢,不會輕易出手。
- 獨立又有自尊:不喜歡被強迫或過度約束,訓練需採柔性方式。
- 高警覺性:對陌生人保持距離感,但在信任建立後會展現溫柔一面。
- 情感深厚:與家人關係緊密,常會默默守在主人身邊。
雖然智商高、學習快,但甲斐犬屬於「選擇性服從」型犬種,只有在願意的情況下才會聽從指令。
甲斐犬與其他日本犬種的差異?
甲斐犬 vs 秋田犬
兩者都是日本代表犬種,但在體型、毛色和個性上有明顯不同:
特徵 | 甲斐犬 | 秋田犬 |
---|---|---|
體型 | 中型犬 | 大型犬 |
毛色 | 以虎斑紋為主(黑、赤、茶) | 赤、白、虎斑、黑等多樣 |
個性 | 獨立聰明、忠誠但警覺 | 溫順忠誠、對陌生人警戒心強 |
用途 | 原為山區獵犬 | 原為獵犬與守護犬 |
甲斐犬 vs 柴犬
兩者在外觀與個性上雖有共通點,但仍存在顯著差異:
特徵 | 甲斐犬 | 柴犬 |
---|---|---|
體型 | 較大(中型犬) | 較小(中小型犬) |
毛色 | 虎斑紋為主,偶見紅或黑色 | 常見赤、黑、白等毛色 |
個性 | 警覺、獨立、忠誠 | 活潑、開朗、聰明 |
性格 | 原始野性強、服從度低 | 家庭適應力高、親人度高 |
甲斐犬好養嗎?飼養挑戰與建議
甲斐犬性格堅毅、獨立,飼養難度中上不太適合新手飼主,更適合有經驗、能提供大量運動與訓練的飼主。
甲斐犬飼養重點建議
- 訓練方式:使用正向強化法最有效,嚴厲或暴力手段會適得其反。
- 運動需求:每天至少兩次、每次 30 分鐘以上的活動,如慢跑、登山或嗅覺遊戲。
- 社交訓練:幼犬期需早期社交化,避免對陌生人或其他狗過度警惕。
- 飲食營養:選擇根據 AAFCO/NRC 國際標準設計的狗糧。
- 飼養環境:不建議長時間關籠,需有戶外空間或規律運動時間。
甲斐犬雖具挑戰性,但對信任的主人極為忠誠,是最佳的守護與陪伴犬!
甲斐犬壽命多長?健康問題一次看
甲斐犬的平均壽命約為 12–15 年,整體健康狀況良好,遺傳疾病發生率低,但仍需留意以下幾項:
- 膝蓋骨異位:常見於中小型犬,建議避免劇烈跳躍。
- 髖關節發育不良:雖不常見,但年長犬需定期檢查。
- 視力問題:如進行性視網膜萎縮,可能導致夜盲或失明。
- 心臟疾病:部分犬隻可能出現心雜音或瓣膜異常。
- 癲癇:少數個體可能在 1–4 歲出現特發性癲癇。
甲斐犬健康照護建議
- 維持理想體重,避免過度肥胖。
- 定期進行關節與視力檢查。
- 適量運動並補充 Omega-3 脂肪酸,有助於關節與毛皮健康。
甲斐犬價格多少?
也許你因為喜歡甲斐犬,而想知道甲斐犬價格。不過除了購買之外,其實也可以考慮 「以領養代替購買」。
領養不僅能減少繁殖與買賣帶來的問題,也能給流浪動物一個溫暖的家,或許不是每隻浪浪都有名貴血統和華麗外表,但牠們所帶來的歡樂與陪伴絕對不會少!
建議主人在決定飼養前,不妨先到附近的動物收容所或中途之家看看,說不定在與浪浪的相遇的過程中,就能遇見屬於你的命定毛孩喔!
常見領養管道參考:
- 各縣市動物收容所(可透過當地動保處官網查詢)
- 合法民間動物中途之家或認養會(例如各地愛心協會、動保團體)
- 線上認養平台(如社群媒體、認養資訊平台,但要注意來源是否合法、透明)
如果不知道從哪裡開始,也可以利用「全國動物收容管理系統」網站上搜尋,就能快速找到待領養的動物與所在的收容單位。

(圖片來源:全國動物收容管理系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