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於母貓有明顯的週期性,公貓發情更像是一種持續性的「備戰狀態」。當未結紮的公貓進入性成熟期後,受到體內雄性荷爾蒙(主要是睪固酮)的驅使,會表現出一系列強烈的繁殖需求行為。
這些行為的核心目的只有一個:尋找並吸引母貓,同時擊退競爭對手。因此,發情期的公貓,其行為會與平時的牠截然不同,常常伴隨著噴尿標記、亂叫、以及攻擊性增加等令飼主極為困擾的行為。
二、常見症狀與徵兆
當您家中的帥氣小王子變成一個荷爾蒙爆發的「走唱浪子」,通常會出現以下「公貓發情症狀」:
- 亂尿尿與噴尿標記 (公貓發情徵兆):這是最令飼主頭痛的行為。公貓會將含有濃烈氣味與費洛蒙的尿液,以站立、尾巴高舉抖動的姿勢,噴灑在家中各處的垂直平面上(如牆角、家具、門口)。這是一種標記地盤、吸引母貓的強烈訊號,其氣味極其濃烈且難以清除。
- 頻繁且高亢的叫聲 (公貓發情叫聲):為了吸引遠方的母貓,公貓會發出音調高亢、淒厲、類似嬰兒哭聲的嚎叫,尤其在夜間會更加明顯,嚴重影響家人的睡眠品質。
- 焦躁不安與離家慾望:發情的公貓會變得靜不下來,在家中來回踱步,並想盡辦法衝出家門尋找交配對象,大大增加了走失的風險。
- 攻擊性增加與 (發情咬人):雄性荷爾蒙會使公貓的領域性與攻擊性顯著增強。牠們可能對家中其他寵物(甚至是其他公貓)變得不友善,也可能因為焦躁而在與飼主互動時,出現無預警的 (發情咬人)行為。
- 其他行為 (發情動作):
- 磨蹭與舔舐: 牠們會更頻繁地用身體磨蹭物品,並舔舐自己的生殖器。
- 騎乘行為: 部分公貓會對主人的手臂、腿,或是家中的娃娃、毛毯,甚至其他公貓出現騎乘的動作。
三、發情時間與年齡
公貓多大會發情:
一般來說,公貓在約 6 至 12 個月齡時會達到性成熟並開始出現發情行為。「公貓發情年齡」一旦開始,只要未結紮,就會持續下去。
發情期與季節:
公貓沒有像母貓那樣固定的發情週期。只要周遭環境中有發情的母貓氣味刺激,牠們幾乎全年都可能處於發情的「激活狀態」。
發情不吃飯:
由於滿腦子都想著尋找伴侶,公貓的注意力會從食物上轉移,因此在發情高峰期,出現食慾下降的狀況是相當常見的。
四、造成的困擾與風險
放任公貓發情,不僅會對飼主的生活品質造成影響,對貓咪本身也充滿風險。
對飼主:
- 持續亂叫,影響全家人的睡眠與安寧。
- 噴尿標記,濃烈的氣味難以清除,嚴重影響居家衛生。
- 行為攻擊性增加,可能導致飼主或其他寵物受傷。
對貓咪:
- 因強烈的離家慾望而走失的風險極高。
- 在外遊蕩時,容易與其他貓隻打鬥而受傷,進而感染貓愛滋病(FIV)、貓白血病(FeLV)等致命傳染病。
- 長期處於焦躁狀態,對身心都是一種消耗。
五、飼主應對與舒緩方式
在為貓咪安排結紮手術前,飼主可以採取一些方法來短暫舒緩牠的焦躁。
- 陪伴與玩耍,轉移注意力:增加遊戲互動時間,用逗貓棒等玩具消耗牠過剩的精力,是最好的「發情期舒緩」方式。當牠累了,想著繁殖的精力自然會減少。
- 維持環境安靜,減少刺激:關好門窗,避免讓牠聞到或聽到戶外其他貓咪的氣味與叫聲。
- 提供垂直空間與貓抓板:讓牠能透過攀爬與磨爪來釋放一部分的壓力與精力。
- 根本解決之道:結紮。以上方法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權宜之計。「結紮」是唯一能從根本上解決公貓發情困擾的方式。
六、結紮與後續
公貓發情結紮:公貓結紮(睪丸切除術)是最有效、最一勞永逸的方法。 手術移除睪丸後,體內的雄性荷爾蒙會大幅下降,90%以上的發情行為(如噴尿、嚎叫、攻擊性)都會在數週至數月內顯著改善或完全消失。
公貓發情期結紮:可以。 與母貓不同,公貓在發情期進行結紮手術的風險並沒有顯著增加,飼主無需等待。
結紮後仍發情 (公貓絕育後發情):
- 習慣性行為: 對於較晚才結紮的公貓,部分行為(特別是公貓結紮噴尿)可能已經變成一種根深蒂固的「習慣」。雖然結紮後,尿液的氣味會大幅減輕,但噴尿的動作可能還會偶爾出現。
- 卵巢殘留症候群(極罕見): 在極少數情況下,若貓咪是隱睪(睪丸未掉入陰囊),且手術時有殘留的睪丸組織,則仍可能分泌荷爾蒙。若結紮後數月,發情行為完全沒有改善,需回診請獸醫師進行檢查。
七、常見 FAQ
Q1:公貓發情期多久?
A: 公貓沒有固定的發情期。只要牠未結紮且性成熟,一旦受到環境中母貓費洛蒙的刺激,就可能隨時觸發發情行為,這個狀態可以持續數天到數週不等。
Q2:發情亂尿尿怎麼解決?
A: 治本之道是「結紮」。治標之道則是使用「寵物專用酵素清潔劑」徹底清潔被噴尿的地方,完全分解尿液中的蛋白質,才能有效去除氣味,避免牠在同處重複標記。
Q3:為什麼公貓會對主人(或其他公貓)發情?
A: 這是一種行為轉移。當牠的繁殖慾望無法得到滿足時,可能會將騎乘等交配行為,轉移到身邊最親近的對象(如主人的手臂、腿)或其他同伴身上,用以紓解壓力與挫折感。
Q4:公貓結紮後還會不會發情?
A: 絕大多數的生理性發情行為會消失。但如前述,部分「習慣性」的行為(如偶爾的騎乘或噴尿動作)可能還會保留。然而,99%的困擾(如氣味濃烈的噴尿、半夜嚎叫)都會在結紮後得到解決。
Q5:公貓發情不吃飯需要就醫嗎?
A: 如果只是短暫(1-2天)食慾下降,但精神狀況良好、飲水正常,可以先觀察。但如果連續超過48小時不吃東西,或伴隨嘔吐、虛弱等其他症狀,就應立即就醫,以排除是否有其他潛在的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