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家的狗狗常常一直舔腳掌嗎?可能不是牠無聊,這種情況可能是狗狗得了「趾間炎(pododermatitis)」!
趾間炎是一種狗狗常見的腳掌皮膚發炎問題,會讓狗狗的腳掌感到癢、痛,甚至走路異常影響活動力,並且不分年齡、性別或品種的狗狗都可能發生。
我們將會用告訴你狗狗趾間炎的症狀、原因,以及治療和照護方式,維持狗狗良好的生活品質!
狗狗趾間炎的症狀有哪些?
狗狗趾間炎的症狀主要出現在腳掌及行為變化上,且趾間炎的表現都非常相似,飼主可以從這些狀況觀察:
腳掌變化症狀
- 紅腫
- 毛髮稀疏
- 出現膿包、水泡
- 有異味
- 趾甲變形、發炎
- 色素沉澱
- 肉墊增厚
行為變化症狀
- 頻繁舔腳、啃腳
- 走路姿勢異常(跛行)
- 不願活動
狗狗趾間炎怎麼辦?4 治療方法一次看
狗狗趾間炎的處理,必須針對潛在原因進行診斷和治療,並配合良好的傷口護理和日常管理。
當狗狗腳掌出現症狀就診後,獸醫會透過病史、身體檢查及一系列診斷測試後,根據趾間炎的病因對症下藥,以下是常見的治療措施:
外用治療
針對輕微或初期的趾間炎,可以先從外用治療著手,幫助減少細菌、消毒並促進傷口癒合。
- 擦藥膏:獸醫會依照狗狗趾間炎病因開立藥膏,比如抗生素藥膏、抗真菌藥膏等,治療和緩解趾間炎引起的發炎症狀。
- 藥用洗劑與足浴:可以清潔腳掌、抑菌,適合有滲出物或慢性病灶的狗狗。
- 噴劑:獸醫會依狗狗情況開立特定成分的噴劑,幫助控制發炎與感染。
吃藥治療
若狗狗的趾間炎已經影響到深層皮膚或引發強烈不適,就需要口服藥物來進一步控制。
- 口服抗生素:治療細菌感染,療程可能長達 8~12 週,需遵照醫囑服用。
- 消炎止痛藥:減輕狗狗的不適與紅腫,讓牠更能配合治療。
其他治療方式
有些狗狗的趾間炎問題比較複雜,可能需要額外的方式輔助處理,這時就需要進一步評估。
- 手術治療:若狗狗有腫瘤、嚴重組織損傷,可能需手術切除或修復。
- 行為矯正:若狗狗是因為焦慮、無聊導致反覆舔腳,可能需要行為訓練或藥物輔助穩定情緒。
傷口照護
除了治療本身,日常的傷口照護也很重要,能幫助狗狗恢復更快,並避免再次發炎。
- 戴頭套或嘴套:防止狗狗舔傷口,避免傷口惡化或感染。
- 剃除周圍毛髮:讓傷口更好清潔、保持乾燥,有助藥效滲透。
- 限制活動:在恢復期間避免跑跳,讓腳掌能好好休息與修復。
狗狗趾間炎可以擦優碘嗎?
不建議。
優碘雖然具備基本的消毒效果,對於表面傷口有短期幫助,但並不能處理趾間炎的根本原因。
如果狗狗已出現趾間紅腫、搔癢、滲液等症狀,建議盡快就醫,由獸醫診斷病因並進行適當治療,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。
狗狗趾間炎治療費用多少?
如果是輕微發炎,大約需要幾百元或上千元的醫藥費處理。
但如果病情嚴重,需要開刀或住院,治療費用也可能要上萬元,也因為每隻狗狗的狀況不同,最好向獸醫詢問較為準確。
狗狗趾間炎多久會好?6 招維護腳掌健康
狗狗趾間炎輕微的情況可能幾天內自行消退,嚴重的話也有機率要數週甚至數月才能康復。
康復時間長短會根據發炎的原因、嚴重程度,以及狗狗對治療的反應而有所不同。
因此會建議只要狗狗出現症狀,就必須積極配合獸醫治療,且日常生活中做好以下照護措施,大多數狗狗都能順利恢復健康:
定期檢查腳掌
養成每週查看狗狗腳掌的習慣,特別是趾縫和腳墊,觀察是否有紅腫、異味或舔咬情形。
保持腳掌乾燥清潔
每次散步或洗澡後,一定要把腳掌尤其是趾縫間擦乾或吹乾,避免潮濕導致細菌、黴菌滋生。
定期修剪腳毛和指甲
定期修剪腳底的長毛,保留約 1 公分的毛長來保護皮膚,同時也別忘了定期剪指甲,避免弄傷皮膚。
避免刺激的環境
避免讓狗狗長時間待在潮濕的地板、鐵籠或粗糙地面上,也要小心清潔劑與環境過敏原的接觸。
做好驅蟲措施
即使是養在室內的狗狗,也要定期進行體內外驅蟲,降低跳蚤、蟎蟲等寄生蟲引發的皮膚問題。
補充皮膚營養
可在獸醫建議下,補充魚油或選擇適合敏感膚質的飼料,幫助維持皮膚健康。
狗狗趾間炎可以洗澡嗎?
可以,但一定要注意洗後務必徹底吹乾腳掌和趾縫。否則反而會加重發炎。
在某些情況下,獸醫會建議使用藥浴幫助治療,能進一步清潔傷口、緩解發炎,不過洗澡頻率也不能太頻繁,一般建議最多一週 1 次,避免破壞皮膚的天然保護層。
總結來說,狗狗得趾間炎雖然不算罕見,但只要你早點發現、帶去看醫生,再加上日常好好照顧,狗狗一定可以持續健康快樂地奔跑的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