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你發現狗狗身上突然出現一塊圓形的掉毛,皮膚還伴隨著紅疹和屑屑,心中警鈴大概已經響起——這,很可能就是俗稱的「狗癬」。狗癬不僅會讓狗狗感到不適,其強大的傳染力更可能波及家中的其他寵物甚至人類。
別擔心,狗癬雖然麻煩,但並非不治之症。身為飼主的你,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「辨識」並「耐心治療」。本篇指南將以獸醫的觀點,帶你深入了解狗癬的成因、症狀、完整的治療方式,以及最重要的居家照護重點。
首先,我們必須釐清一個最大的誤會:狗癬雖然名稱中有個「癬」字,但牠和寄生蟲「蟲」一點關係都沒有。
狗癬的真正病原是「黴菌」。這是一種皮膚的黴菌感染,這些黴菌的孢子具有極強的傳染力,可以透過直接接觸患病的動物,或間接接觸被汙染的環境(如床墊、梳子、地板)而傳播開來。
二、狗癬的症狀與辨識方式
狗癬的症狀非常具有辨識度,但也可能與其他皮膚病混淆。身為飼主,你可以留意以下幾個典型症狀:
- 圓形或不規則的掉毛區塊:這是最經典的症狀,掉毛區域的邊緣可能較為清晰,看起來像一枚錢幣,這也是「金錢癬」名稱的由來。
- 皮膚紅疹與皮屑:掉毛的區域皮膚通常會發紅,並產生大量的白色皮屑,看起來乾燥易碎。
- 搔癢感(不一定):與過敏不同,有些狗癬初期可能並不會非常癢,但隨著感染加劇或混合細菌感染,狗狗才會開始頻繁搔抓。
- 結痂或皮膚變厚:嚴重感染時,皮膚可能因發炎而變厚、變硬,甚至出現結痂或滲出物。
- 異味:若併發細菌感染,皮膚可能會散發出異味。
- 好發位置: 黴菌喜歡在毛髮生長的區域紮根,因此最常出現在耳朵邊緣、臉部、四肢(尤其是腳掌)和尾巴。如果免疫力低下的狗狗,感染可能會擴散至全身。
三、狗癬常見感染原因
狗狗為什麼會突然長癬?感染途徑通常不出以下幾種:
- 直接接觸傳染:與已感染的狗狗、貓咪(尤其是貓咪,牠們常是無症狀的帶菌者)或其他動物玩耍或接觸。
- 環境傳染:家中環境中殘留著黴菌孢子。這些孢子非常頑強,可以在毛髮、地板、床墊、梳子、地毯上存活數月之久。
- 自身免疫力下降:這是關鍵因素。當狗狗處於壓力、營養不良、剛動完手術,或是本身為幼犬、老犬時,免疫系統功能下降,就容易被環境中的黴菌趁虛而入。
- 環境潮濕:台灣的氣候潮濕悶熱,非常適合黴菌生長。如果狗狗洗澡後沒有徹底吹乾,或是居住環境通風不良,都會大幅提高感染風險。
四、狗癬的治療方式:三管齊下
獸醫在治療狗癬時,通常會採取「三管齊下」的策略:外用藥、口服藥、藥浴與環境清潔。治療狗癬需要極大的耐心,療程通常長達 4 至 6 週,甚至更久。
(一)外用藥膏
- 適用時機: 感染範圍小、侷限的初期病灶。
- 使用方式: 獸醫通常會建議每日塗抹 1~2 次,持續 2~4 週。塗抹範圍應比病灶本身再往外擴大一圈,確保殺死邊緣的黴菌。
- 注意: 塗藥後必須戴上伊莉莎白圈(頭套),嚴格防止狗狗舔食藥膏,以免中毒。
(二)口服抗黴菌藥
- 適用時機: 感染範圍大、全身擴散,或外用藥膏效果不彰時。
- 使用方式: 必須由獸醫開立處方。口服藥的治療週期通常需要 4~6 週以上,絕對不能自行停藥。
- 注意: 部分抗黴菌藥物需隨餐服用以增加吸收,且可能對肝臟造成負擔,務必遵循獸醫指示並定期回診追蹤。
(三)藥浴與環境清潔
- 藥浴:使用含抗黴菌成分的專用洗毛液,每週洗 1~2 次。藥浴能大範圍清除皮膚表面的黴菌孢子和皮屑,是防止擴散和加速痊癒的關鍵。
- 環境清潔:這是最多飼主忽略,卻也是導致狗癬復發的主因!
- 徹底清潔:狗狗常接觸的狗窩、床墊、毯子、玩具、梳子,都必須用熱水(50°C以上)或稀釋漂白水(1:10)清洗消毒。
- 吸塵:地板、地毯、沙發應頻繁吸塵,並立刻丟棄吸塵器集塵袋,因為裡面會充滿孢子。
- 除濕:使用除濕機或空氣清淨機,保持環境乾燥。
五、狗癬會傳染給人嗎?
答案是:會的! 狗癬是一種「人畜共通皮膚病」。
如果你在處理患病的狗狗後,發現自己身上(尤其是手臂、脖子)也出現了圓形的紅色斑塊,並且非常癢,那很可能就是被傳染了。
預防方式:
- 處理狗狗時,強烈建議配戴一次性手套。
- 接觸狗狗後,務必用肥皂和水徹底洗手。
- 勤勞消毒環境,並避免讓狗狗上你的床或沙發。
- 若家人(特別是小孩或免疫力較低者)出現疑似症狀,請立即就醫。
六、狗癬的照護與預防
- 保持乾燥通風:這是預防狗癬的第一要務。洗澡後務必徹底吹乾毛髮根部,環境也要保持乾燥。
- 定期清潔用品:狗狗的床墊、毛巾應定期清洗和日曬。
- 增強免疫力:提供均衡的飲食、適度的運動、並減少狗狗的環境壓力,健康的免疫系統是抵抗黴菌最好的武器。
- 避免高風險接觸:盡量避免狗狗與陌生、來路不明的流浪動物接觸。
七、特殊案例:臘腸狗、長毛犬的癬問題
- 臘腸狗:由於身軀低矮、貼近地面,加上皮膚可能有多處皺褶,使得牠們的腹部和四肢更容易沾染濕氣和髒污,成為黴菌的溫床。
- 長毛犬(如黃金獵犬、哈士奇):牠們的毛量豐厚,如果底層的毛沒有徹底吹乾,濕氣悶在裡面就很容易引發皮膚病。而且狗癬初期病灶常被厚重的毛髮遮蓋,飼主很難在第一時間發現,等到發現時往往已經擴散開來。
建議:對於這些高風險犬種,飼主應更勤勞地梳毛、檢查皮膚,並可考慮定期剃除腹部和腳底的雜毛,以保持通風乾燥。
八、常見Q&A
Q1:狗癬和皮膚過敏怎麼分?
A:狗癬的典型特徵是圓形掉毛和皮屑,初期不一定很癢。過敏則通常是大面積的紅腫、搔癢,狗狗會不停地舔咬,但不一定會出現圓形禿塊。最準確的方式,還是交給獸醫進行伍氏燈照射或皮毛鏡檢來確診。
Q2:金錢癬會自然好嗎?
A:不建議等待。 雖然免疫力強的成犬,有極小的機率靠自身免疫力壓制輕微感染,但在這過程中,牠會將大量的黴菌孢子散播到家中,傳染給家人或其他寵物。一旦發現,就應立即治療。
Q3:狗癬藥膏可以擦人用的嗎?
A:絕對不行! 雖然某些抗黴菌成分人畜共用,但人用的藥膏濃度、基底配方都不同,且常含有狗狗舔食後可能中毒的成分。請務必使用獸醫開立的專用藥膏。
Q4:狗癬多久會好?
A:需要耐心。 完整的療程至少需要 4~6 週。最重要的是,即使症狀(掉毛、紅疹)看起來已經好了,毛髮也開始長出來了,也絕對不能自行停藥。必須遵從獸醫指示,完成整個療程,才能徹底殺死黴菌,避免復發。
Q5:狗癬復發怎麼辦?
A:復發通常有兩個原因:1. 治療療程未完成。2. 環境沒有徹底清潔,導致狗狗被環境中的孢子「二次感染」。如果狗癬復發,請立即回診,並開始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居家環境消毒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