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狗狗可唔可以食生肉?」呢個問題喺寵物界一直都好有爭議性。答案係:理論上可以,但前提係主人必須做足功課,並且承擔相當高嘅風險。

狗狗生食飲食法,最出名嘅就係 BARF (Biologically Appropriate Raw Food),即「生物適宜性生食」。呢種餵食理念主張模仿犬隻喺野外嘅原始飲食習慣,相信未經烹煮嘅原生食材,最能夠為狗狗提供天然、完整嘅營養。

</ux_text]

<"h3" class="section-title section-title-normal">"狗狗食生肉嘅潛在好處"

支持生肉餵飼嘅主人同獸醫,普遍認為有以下好處:

  • 高蛋白質,保留完整營養素: 生肉未經高溫烹煮,可以避免部分維他命、酵素等營養素流失。
  • 幫助皮膚毛髮健康: 天然肉類中嘅脂肪酸,有助狗狗維持健康皮毛,令毛髮更亮麗。
  • 提升咀嚼力,清潔牙齒: 啃食生骨頭(注意:唔係熟骨頭!)有助於清除牙石,鍛鍊顎骨肌肉。

</ux_text]

<"h2" class="section-title section-title-"bold-center"">"狗狗食生肉嘅4大致命風險"

雖然生肉飲食有潛在好處,但香港大部分獸醫都持審慎態度,因為當中嘅風險絕對唔可以睇小,處理得唔好隨時「攞命」!

風險一:細菌感染

生肉,尤其係雞肉同豬肉,好容易帶有沙門氏菌同大腸桿菌等致命細菌。狗狗食咗之後可能會嚴重腸胃炎、嘔吐、肚痾。更重要嘅係,呢啲細菌會透過狗狗嘅糞便、口水污染家居環境,對屋企嘅小朋友、老人家或免疫力較弱嘅人構成極大健康威脅

風險二:寄生蟲風險

未經煮熟嘅肉類,特別係豬肉同魚肉,可能含有寄生蟲(例如旋毛蟲、絛蟲)。雖然急凍處理可以殺死部分寄生蟲,但並唔係100%保險。

風險三:骨頭碎裂,刮傷腸胃

雖然生骨比熟骨軟,但仍然有機會裂開成尖塊,會拮穿狗狗嘅口腔、食道、胃或腸道,引致內出血,後果不堪設想。亦有機會造成牙齒斷裂。

風險四:營養唔均衡

呢個係好多自製生肉餐主人最易犯嘅錯。如果長期淨係餵單一生肉,會嚴重缺乏鈣、磷、維他命同多種礦物質,導致骨骼發育不良、免疫力下降等問題。一個完整嘅生肉餐,需要精確計算肉、骨、內臟同蔬果嘅比例,絕對唔係「淨係食肉」咁簡單。

狗狗可以食邊啲生肉?

如果喺做足準備嘅前提下,以下係幾種常用於生肉餐嘅肉類:

  • 生牛肉/生羊肉: 相對嚟講,寄生蟲風險比豬肉同雞肉低,係比較熱門嘅選擇。
  • 生雞肉: 營養豐富,但沙門氏菌風險較高,處理時要極度小心。
  • 生魚/海鮮: 風險最高。生魚肉可能含有會破壞維他命B1嘅酵素,亦有較高嘅寄生蟲同重金屬風險,唔建議新手嘗試。

</ux_text]

<"h2" class="section-title section-title-"bold-center"">"狗狗生肉餵食5大安全守則"

如果你決定要嘗試,就必須嚴格遵守以下守則:

  1. 一定要嚴格冷凍、保持新鮮: 肉類必須係人類食用級數,並經過至少-20°C嘅深度冷凍去殺死部分寄生蟲。處理過程要快速,避免肉類喺室溫下放置太耐。
  2. 避免任何調味料: 唔可以落鹽、油、香料等任何人類用嘅調味料。
  3. 逐步轉換飲食: 唔可以由乾糧或熟食突然轉為全生肉,要用幾星期時間慢慢過渡,觀察狗狗腸胃反應。
  4. 諮詢專業意見: 喺開始之前,強烈建議先諮詢獸醫或專業寵物營養師。佢哋可以評估你嘅狗狗係咪適合,並幫你制定一個營養均衡嘅餐單。
  5. 注意個人衛生,避免交叉感染: 處理生肉前後,所有用具(刀、砧板、食兜)都要用熱水徹底消毒,主人亦要徹底洗手,避免細菌傳染畀家人。

狗狗食生肉 FAQ

■ 幼犬可唔可以食生肉?

極度唔建議。 幼犬嘅免疫系統同腸胃都未發育成熟,對細菌同寄生蟲嘅抵抗力好低。加上佢哋對營養均衡嘅要求極之嚴格,自製生肉餐好容易出錯,嚴重影響發育。

■ 狗狗食生肉會唔會影響腸胃?

好大機會會,尤其係轉食初期。狗狗嘅腸胃需要時間去適應消化生肉,出現軟便或肚痾都係常見情況。但如果情況嚴重或持續,就要立即停止並睇獸醫。

■ 生肉定熟肉邊個好?

呢個係一個好大嘅爭論。簡單嚟講:熟肉永遠比生肉安全。熟食可以殺死絕大部分細菌同寄生蟲。生肉就可以保留更多天然酵素同唔耐熱嘅維他命。呢個係一個「安全」同「原始營養」之間嘅取捨,對大部分主人嚟講,徹底煮熟嘅肉類係更穩陣嘅選擇。

■ 有冇商業化嘅生肉糧代替?

有,呢個係想嘗試生肉飲食嘅主人一個更安全、更方便嘅入門選擇。市面上嘅「商業生肉糧」或「凍乾生肉糧」已經預先調配好均衡營養,而且好多時會經過高壓殺菌處理(HPP),大大減低咗病原體嘅風險,比自製生肉餐安全好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