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寄生蟲簡介
當你摸緊愛犬嗰陣,突然摸到一粒不明凸起物,撥開啲毛一睇,赫然發現一隻緊緊吸住皮膚、灰啡色嘅蟲——呢個就係「牛蜱(Tick)」,俗稱「狗蝨」、「狗豆子」,係所有主人,尤其係戶外愛好者嘅頭號公敵。
牛蜱並唔係昆蟲,佢哋屬於蛛形綱(同蜘蛛、蟎蟲係近親),係一種體外吸血寄生蟲。佢哋嘅天性就係「埋伏」,會匿埋喺草地、矮樹叢,當感應到宿主(例如狗、貓、人類)經過,就會爬上身,搵一個溫暖、皮膚薄嘅位置(例如耳仔、腋下、腳趾罅)黐住。
佢哋會將口器深深插入皮膚,開始吸血。一隻未吸血嘅牛蜱體型扁平,得芝麻咁細;但吸飽血後,身體可以膨脹幾十倍,變成一粒圓碌碌、飽滿、好似提子乾或細豆咁嘅灰色「肉瘤」。
2. 香港常見種類
喺香港,最常見同威脅最大嘅牛蜱種類主要有:
- 棕色犬牛蜱: 呢個係適應力最強嘅牛蜱之一,佢可以完全喺室內環境繁殖,造成家居大爆發,係香港養狗家庭最主要嘅威脅。
- 血紅扇頭牛蜱: 同樣係常見嘅犬隻寄生蟲。
- 長角血牛蜱: 俗稱「草地牛蜱」,喺戶外草地極之常見,係多種人畜共通傳染病嘅媒介。
二、狗狗生牛蜱有咩症狀?
牛蜱嘅危害,遠遠唔只係吸血同搞到皮膚唔舒服,佢哋更係多種致命疾病嘅「播毒KOL」。
1. 肉眼睇到或摸到寄生蟲
最直接嘅症狀,就係主人親眼或親手摸到黐住皮膚嘅蟲體。
- 吸血前: 呈啡色或黑色,體型扁平,爬得好快。
- 吸血後: 身體膨脹成灰色、啡色或白色嘅圓形凸起物,緊緊固定喺皮膚上,好易被誤以為係皮膚生嘅肉粒。
- 檢查重點區域: 耳仔(內外側)、頸(頸圈底)、腋下、大髀罅、腳趾罅。
2. 皮膚反應
牛蜱嘅口水會引起叮咬處嘅皮膚發炎。
- 紅腫、發炎、痕癢: 狗狗會頻繁咁R、咬或磨蹭被咬嘅部位。
- 化膿或結節: 掹走牛蜱後,如果口器斷咗殘留喺入面,或者因為口水刺激,被咬嘅地方可能形成一個持續幾星期嘅細硬塊,甚至感染化膿。
3. 全身反應(嚴重警號)
當牛蜱本身帶有病原體,並喺吸血過程傳染畀狗狗時,就會引發嚴重嘅全身性疾病,呢個先係牛蜱最攞命嘅地方!
- 貧血:如果狗狗(尤其係BB狗或體弱狗)身上有大量牛蜱寄生,持續吸血會導致失血,造成貧血。症狀包括牙肉蒼白、虛弱、冇精神、呼吸急速。
- 牛蜱麻痺:有啲種類嘅母牛蜱喺吸血時,口水會分泌一種神經毒素,會導致狗狗後腳無力,逐漸向上半身癱瘓,最終可能因呼吸肌肉麻痺而死亡。
- 【致命警訊】血液寄生蟲感染 (統稱「牛蜱熱」):呢個係香港最常見嘅牛蜱傳染病,主要有以下兩種:
- 犬焦蟲病: 病原體(焦蟲)會入侵並破壞紅血球,導致嚴重溶血性貧血。
典型牛蜱狗症狀: 發高燒、冇精神冇胃口、牙肉蒼白或變黃(黃疸)、排出深紅色或「可樂色」嘅尿。
- 犬艾利希體症: 病原體(艾利希體)主要攻擊白血球同血小板。
典型牛蜱狗症狀: 發燒、淋巴結腫大、冇胃口、出現不明原因嘅皮下瘀血或流鼻血等出血情況。
- 犬焦蟲病: 病原體(焦蟲)會入侵並破壞紅血球,導致嚴重溶血性貧血。
請注意: 呢啲「牛蜱熱」嘅潛伏期可長可短,狗狗可能喺被咬後幾星期甚至幾個月先發病。一旦出現上述任何全身性症狀,都必須立即求醫!
三、狗狗身上有牛蜱點算?
1. 正確移除方法(黃金SOP)
目標: 完整拔除成隻牛蜱,包括深埋喺皮膚入面嘅頭同口器。
- 【準備】戴手套: 搞牛蜱之前,一定要戴乳膠或塑膠手套。牛蜱嘅體液可能帶有病菌,會傳染畀人。
- 【工具】用牛蜱鉗或尖頭鑷: 呢個係最推薦嘅工具。「牛蜱鉗(Tick Twister/Remover)」係專為除牛蜱設計,成功率最高。如果冇,請用尖頭嘅細鑷。
- 【夾取】盡量貼近皮膚: 撥開啲毛,睇清楚牛蜱同皮膚嘅交界位。將個鑷或牛蜱鉗盡量貼近皮膚,夾住牛蜱嘅「頭部」(最接近皮膚嘅堅硬部位),千祈唔好夾佢脹卜卜嘅肚。
- 【移除】垂直拔出,穩定施力:
- 用鑷: 同皮膚呈垂直方向,穩定、慢慢咁向上拔出。切勿旋轉或大力扯,咁樣會搞到口器斷裂殘留。
- 用牛蜱鉗: 根據工具指示,通常係「夾住後旋轉」,牛蜱嘅口器會因為旋轉而鬆脫,從而可以成隻完整拔除。
- 【善後】處理蟲體同消毒:
- 將拔出嚟嘅牛蜱放入一個裝有酒精嘅細樽/容器入面整死佢(唔好用手捏爆佢!)。
- 用消毒火酒或生理鹽水,徹底消毒狗狗皮膚上嘅傷口。
2. 絕對唔可以用嘅方法(錯誤示範)
以下方法不但冇用,反而會極大增加狗狗感染嘅風險:
- ❌ 唔好用手拔或捏爆:徒手拔好難發力,好易將口器扯斷;捏爆個肚會令佢嘅體液(充滿病菌)噴到你或狗狗嘅傷口上。
- ❌ 唔好用火燒、酒精、指甲油、凡士林:呢個係最危險嘅迷思!當你試圖用呢啲嘢刺激牛蜱時,佢喺死前會因為極度唔舒服,而將胃入面未消化、充滿病菌嘅血液「嘔返」入狗狗體內,呢個動作等同幫病菌「注射」入去,感染機率即時飆升!
3. 移除後嘅處理
- 傷口清潔消毒: 如上所述,保持傷口清潔。
- 觀察傷口: 移除後幾日,傷口周圍如果持續紅腫、化膿或形成硬塊,應即刻睇醫生。
- 觀察狗狗狀態: 喺未來一個月內,都要密切觀察狗狗嘅精神、胃口、排尿顏色,如果有任何異常(發燒、渴睡),要立即同獸醫講「狗狗喺X月X日畀牛蜱咬過」。
四、狗牛蜱藥與預防方式
預防勝於治療。 牛蜱嘅處理方法核心在於使用安全有效嘅狗牛蜱藥。
1. 體外杜蟲藥(預防+治療)
而家嘅杜蟲藥非常有效,主要分為以下幾種:
- 口服杜蟲藥(主流推薦):
- 原理: 狗狗食咗之後,藥效進入血液。牛蜱一咬落去吸血,就會喺短時間內死亡,冇機會傳播疾病。
- 優點: 藥效穩定、唔受沖涼游水影響、適口性高(多數整成肉粒味)。
- 種類: 月用型(例如 NexGard (一粒靈)、Simparica)或 三月用型(例如 Bravecto (八爪克))。
- 滴頸 (滴劑):
- 原理: 藥物儲存喺皮脂腺,分佈喺全身皮膚。
- 優點: 使用方便,部分產品兼具「驅避」效果(令牛蜱唔想埋身)。
- 種類: 例如 Frontline Plus (蚤不到)、Advantix (益百分,注意:呢款對貓有劇毒!)。
2. 牛蜱藥使用要點
- 嚴格跟體重揀劑量: 劑量唔夠=預防失敗;劑量過高=中毒風險。
- 確認幼犬適用年齡: 大部分杜蟲藥要滿 6-8 星期大同體重達標先用得。
- 避免混用: 切勿喺未經獸醫許可下,同時用兩種以上嘅杜蟲藥。
- 【致命警告】 絕對唔好將「狗用」嘅滴頸(尤其係含除蟲菊成分嘅)用喺「貓」身上,會導致貓咪中毒死亡。
3. 幾時需要獸醫處理
- 你唔敢自己掹,或者口器已經斷咗留喺皮膚入面。
- 牛蜱大量寄生喺狗狗身上(通常發生喺幼犬或浪浪身上)。
- 狗狗未做足定期預防,但被牛蜱咬。
- 狗狗出現發燒、冇精神、牙肉蒼白、深色尿、不明瘀血等上述提到嘅「牛蜱熱」症狀。
五、牛蜱嘅感染原因
1. 生活環境(主要來源)
草地、公園、行山徑、矮樹叢,係牛蜱嘅大本營。
2. 屋企原因(潛在威脅)
- 主人或訪客帶返屋企: 人類喺戶外活動後,都可能唔小心將牛蜱黐喺褲管、鞋上面帶返屋企。
- 冇定期預防: 未定期杜蟲嘅犬貓,本身就係移動感染源。
3. 蟲卵殘留(家居爆發)
好似前面所講,特定嘅「棕色犬牛蜱」可以喺室內完成生命週期。一隻吸飽血嘅母牛蜱跌落喺屋企,可以喺地氈、牆角、傢俬罅隙產下幾千粒卵,造成全屋大爆發。
六、家居環境清潔與預防
1. 消毒與清潔(針對已發現牛蜱嘅家庭)
- 高溫清洗: 將狗狗所有可以洗嘅嘢(床仔、氈、玩具、衫)用60°C以上熱水浸泡並徹底清洗。
- 強力吸塵: 每日用吸塵機,徹底吸晒所有地板、地氈、梳化(包括罅隙)、床下底、牆角同窗簾。吸完必須即刻將集塵袋密封掉棄,或清理集塵盒。
- 環境用藥: 如果已確認係室內爆發,可能需要用寵物安全嘅環境殺蟲劑(例如含 IGR 成分),或搵專業滅蟲公司幫手。
2. 出街返屋企後檢查(每日預防)
每次由戶外返屋企,都必須花五分鐘仔細檢查狗狗全身。
- 重點區域: 耳後、頸、腋下、腳趾罅、大髀罅、眼周圍。
- 長毛犬需要更有耐性咁逐層撥開啲毛嚟觀察。
3. 定期預防(根本之道)
「每個月或每季定時使用獸醫認可嘅狗防牛蜱藥」係預防所有問題最簡單、最有效、CP值最高嘅方法。
七、常見Q&A
Q1:狗狗被牛蜱咬會唔會傳染畀人?
A: 狗狗唔會「直接」將牛蜱熱傳染畀你。但是,咬狗狗嗰隻牛蜱,一樣會咬你。人類被牛蜱咬,有機會感染萊姆病等其他嚴重嘅人畜共通傳染病。所以,喺處理牛蜱時,你一定要保護好自己。
Q2:牛蜱會唔會跌喺屋企繁殖?
A:會! 尤其係「棕色犬牛蜱」。一隻吸飽血嘅母牛蜱會由狗狗身上跌落,爬到牆角、傢俬罅隙產卵,一次生幾千粒。呢個就係點解淨係清潔狗狗本身係唔夠,環境清潔同樣重要。
Q3:狗牛蜱藥幾耐用一次?
A: 請嚴格跟住你買嗰款產品嘅說明書!
- 口服/滴頸(月用型): 例如 NexGard SPECTRA 等,都係「每個月一次」。
- 口服(三月型): 例如 Bravecto,係「每三個月一次」(但仍需注意係咪要額外補充心絲蟲藥)。
Q4:淨係發現一隻牛蜱使唔使睇獸醫?
A: 如果你嘅狗狗已經有做開定期杜蟲預防,而且你成功咁將牛蜱完整移除,咁通常唔使即刻睇醫生,只需密切觀察傷口同狗狗精神狀況就得。
但如果你嘅狗狗冇做預防,或者你唔肯定口器有冇殘留,又或者狗狗喺未來幾星期內出現任何發燒、冇精神、尿液顏色有變等症狀,就必須立即求醫,並話畀獸醫知「狗狗喺幾時被牛蜱咬過」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