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注意到家中貓咪最近喝水變多、排尿頻繁甚至愈來愈瘦?這些看似日常的小變化,其實可能是「糖尿病」的警訊!
貓糖尿病是指當貓咪體內無法正常分泌或利用胰島素時,血糖就會異常升高,若血糖濃度超過腎臟負荷,糖分會從尿液中排出,形成所謂的「糖尿」。
貓咪糖尿病類型有哪些?
不論是貓咪還是人類,糖尿病都分為兩種主要類型:
- 第一型糖尿病(Type 1):胰島素分泌細胞受損,導致先天性胰島素不足,較常見於狗。
- 第二型糖尿病(Type 2):貓咪最常見類型(約佔 80% 以上),胰島素功能正常但細胞對其反應減弱,稱為胰島素阻抗。
雖然「貓糖尿病」聽起來令人卻步,這其實是一種能夠透過早期發現、積極治療和日常細心管理來有效控制的慢性疾病。
接下來會一步步介紹貓糖尿病的症狀、風險因子、診斷與治療方式,幫你好好守護貓咪健康!
正在找貓咪高蛋白、低碳水飼料?【Heromama 益生菌晶球夾心糧】達到超高蛋白、低碳水優質條件,高含肉量滿足貓咪日常營養需求!👉點我了解
貓糖尿病有哪些症狀?
(一)出現典型「3 多 1 少」症狀
- 「多」吃 (多食): 因為細胞無法順利吸收血液中的糖分獲取能量,身體會不斷發出飢餓訊號,導致貓咪胃口大開,食量明顯增加 。
- 「多」喝 (多渴): 當血糖濃度過高時,腎臟會將多餘的糖分排出體外,同時帶走大量水分,使貓咪感到異常口渴,飲水量也隨之暴增 。
- 「多」尿 (多尿): 隨著糖分從尿液中排出,大量水分也會被帶走,導致排尿次數和尿量都顯著增多 。
- 「少」體重 (體重減輕): 儘管貓咪吃得多,但身體無法有效利用糖分作為能量來源,只好轉而分解自身的脂肪和肌肉來產生能量,最終導致體重不正常下降 。
其他早期徵兆包括活動力下降、精神不佳、容易疲勞等,這些症狀與其他疾病相似,如甲狀腺亢進、腎病,如果無法分辨建議及早就醫診斷。
了解更多【貓咪尿尿異常】:貓咪亂尿尿怎麼辦?4大常見原因一次搞懂,尿在床上不是故意的!
(二)貓糖尿病末期症狀與併發症
- 酮酸中毒(DKA):糖尿病最危險的急性併發症之一,當貓咪無法使用血糖作為能量來源時,身體會開始分解脂肪產生名為「酮體」的物質。酮體過多會使血液變得過酸,導致酮酸中毒。常見症狀包含:嘔吐、沒有食慾、極度虛弱、嗜睡、脫水,以及呼吸急促等。
- 神經病變:長期高血糖會損傷神經,導致後腳無力、走路姿勢異常,甚至會出現後腳腳跟貼地行走的情形,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併發症。
- 其他併發症:還可能包括泌尿道感染、肝臟疾病、腎病,或眼部疾病如角膜病變等,若未妥善控制會影響全身健康與生活品質。
若病情持續惡化,貓咪可能出現精神與食慾明顯下降、嚴重脫水、皮毛蓬亂等末期症狀,不僅讓貓咪極度不適,也會大幅影響牠的生活品質。
在某些貓糖尿病末期的情況下,當出現昏迷等疾病嚴重且無法逆轉的狀況時,「安樂死」可能成為飼主不得不面對的艱難抉擇。
哪些貓咪是糖尿病高風險群?
貓糖尿病聽起來相當嚴重又棘手,但其實並不是無法預防的疾病。只要平時多觀察貓咪的生活習慣和身體變化,許多警訊是可以提早發現的。
接下來就帶你認識哪些貓咪屬於糖尿病高風險族群,幫助飼主提前注意及預防:
(一)肥胖貓
目前已知導致貓糖尿病的最主要風險因子是「肥胖」,且過胖貓咪罹患糖尿病的機率,比正常體重貓高出數倍!
當貓咪體重過重,脂肪細胞會釋放影響胰島素功能的物質,讓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變差,形成所謂的胰島素阻抗,進而增加胰臟的負擔。
了解更多【貓咪減肥】:貓咪減肥怎麼做?3 大有效減重策略幫貓成功瘦身!
(二)老貓
年紀越大,貓咪越容易出現胰島素阻抗和代謝異常,特別是 10 歲以上的老貓為高風險族群。年齡增長也伴隨慢性病的機率上升,這些都可能進一步干擾血糖控制。
(三)絕育公貓
統計顯示,絕育公貓的糖尿病風險較母貓高,可能與公貓較易發胖有關。
(四)特定品種
部分純種貓如緬甸貓、挪威森林貓等,被發現糖尿病風險較一般品種貓來得高,可能與遺傳體質或代謝機能有關。
(五)有其他疾病
像是胰臟炎、慢性腎臟病、牙周病、甲狀腺功能異常或腎上腺亢進等疾病,皆可能影響胰島素的分泌或作用,增加罹病風險。
(六)使用長期藥物
若貓咪長期使用類固醇、黃體素、免疫抑制劑等藥物,可能導致血糖調節失衡,提升糖尿病風險。
獸醫如何檢查出貓糖尿病?
- 觀察臨床症狀:如是否出現 3 多 1 少症狀。
- 血液檢查:高血糖(常超過 300-400 mg/dl)。
- 尿液檢查:檢測糖尿與酮尿。
- 果糖胺檢查:評估過去 1 – 2 週平均血糖。
- 其他檢查:排除其他併發病因。
貓糖尿病痊癒是有可能的嗎?
目前貓糖尿病雖然無法完全痊癒,但透過早期診斷、積極治療和日常的照護管理,有些貓咪是有機會達到「延緩惡化速度」的。
關鍵就在於好好配合以下治療方式:
貓糖尿病常見治療方式
- 胰島素注射:皮下注射胰島素是主要治療手段,須遵照獸醫指示,定時定量施打。
- 定期回診與血糖監測:使用血糖曲線、連續血糖監測器(CGM)、果糖胺監測血糖,穩定控制並避免低血糖危機。
- 居家觀察與紀錄:飼主需密切監控貓咪飲水量、尿量、體重、精神等,這些記錄對於獸醫師評估非常有幫助。
- 口服藥物:有些糖尿病貓也會需要吃藥,但效果不如施打胰島素穩定,通常非首選。
糖尿病貓飲食和生活如何調整?
貓咪糖尿病的治療中,飲食和生活調整佔有非常關鍵的角色!
良好的飲食、正常體重不只可以穩定血糖,還能降低併發症風險,甚至有助於達到糖尿病緩解的可能性。
以下是幾項飼主在日常照顧中應留意的飲食與生活調整原則:
(一)維持理想體重
肥胖會降低對胰島素的敏感度,使治療難度提高,過瘦則可能導致營養不良。
過胖的貓咪應在獸醫指導下逐步減重(建議每週體重減少 0.5 – 1%);過瘦的貓則需透過營養飲食健康增重,目標是達到理想體重狀態,而非單純減重。
(二)攝取高蛋白、低碳水主食
建議選擇高蛋白、低碳水化合物比例的飲食,幫助穩定血糖並維持肌肉,避免高碳水的食物,減少血糖大幅波動。
有需要時也可使用糖尿病處方飼料,並搭配獸醫評估調整。
正在找貓咪高蛋白、低碳水飼料?【Heromama 益生菌晶球夾心糧】達到超高蛋白、低碳水優質條件,高含肉量滿足貓咪日常營養需求!👉點我了解
(三)適度攝取脂肪
適量的健康脂肪還是貓咪飲食中不可缺的元素,但攝取過多仍有可能導致肥胖,需留意份量。
(四)定時定量餵食
穩定餵食時間與主食能幫助維持血糖平衡,尤其施打胰島素後建議立即進食,避免血糖過低。
也盡量避免頻繁更換食品種類或品牌,並確保每一餐的份量一致。
(五)搭配規律運動
除了飲食,日常適度活動也有助於消耗血糖、提升胰島素效用,預防肥胖並促進健康。
只要飼主有耐心並依循獸醫建議,透過飲食與生活習慣的調整,貓咪的糖尿病管理會更加順利,生活品質也能顯著提升!
貓糖尿病常見問題解答
Q1:糖尿病會讓貓咪疼痛嗎?
糖尿病本身不會讓貓咪痛,但由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或併發胰臟炎等疾病,可能引起貓咪極度不適。
Q2:貓咪糖尿病會導致嘔吐嗎?
是的,嘔吐是貓糖尿病的常見症狀之一。特別是當糖尿病末期或出現其他併發症時也可能出現嘔吐。
了解更多【貓咪嘔吐】:貓嘔吐顏色一覽表!貓咪吐粉色的水代表這裡出血?
Q3:糖尿病貓一天應該吃幾餐?
為了幫助穩定血糖,一般會建議糖尿病貓採取定時定量的方式進食,並與胰島素的施打時間配合,例如早晚各一次,在施打胰島素後立即進食,有助於降低低血糖的風險。
不過每隻貓的狀況不同,具體的餵食次數與份量仍應由獸醫評估後給予建議。
盡早治療糖尿病,貓咪也能幸福生活!
面對「貓糖尿病」許多飼主第一時間會感到不安,甚至自責是否做錯了什麼,這樣的情緒很正常!但更重要的是,糖尿病雖是慢性疾病,卻是能夠透過治療與日常管理有效控制的。
只要能及早發現、獲得正確診斷並持續治療,再加上飼主在日常生活中付出耐心觀察與細心照護,絕大多數糖尿病貓咪都能穩定控制病情,重新恢復活力並享受高品質的生活。
無論是透過精準的定時定量餵食、定期監測血糖,或是搭配合適的飲食與規律運動管理,這些看似微小的日常努力,都將成為陪伴貓咪健康長久的關鍵!
正在找貓咪高蛋白、低碳水飼料?【Heromama 益生菌晶球夾心糧】達到超高蛋白、低碳水優質條件,高含肉量滿足貓咪日常營養需求!👉點我了解
參考資料
- https://www.msdvetmanual.com/endocrine-system/the-pancreas/diabetes-mellitus-in-dogs-and-cats
- https://veterinarypartner.vin.com/doc/?id=4951506
- https://www.petmd.com/cat/conditions/endocrine/c_ct_diabetes_mellitus
- https://www.vet.cornell.edu/departments-centers-and-institutes/cornell-feline-health-center/health-information/feline-health-topics/feline-diabetes
- https://www.rvc.ac.uk/Media/Default/small-animal/documents/feline-diabetes-guide.p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