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家的狗狗經常抓癢、舔舐或出現紅疹嗎?不少飼主看到狗狗皮膚紅腫、結痂,第一時間會聯想到「狗狗濕疹」

但你知道嗎?「狗狗濕疹」並非明確的病名,但為了讓飼主更加理解,因此多數狗狗皮膚問題都被統稱為「濕疹」。

但其實這些皮膚問題背後常代表其他潛在疾病,我們將帶你了解狗狗濕疹常見的症狀成因、治療方式與日常照護方法,幫助你更安心守護狗狗的皮膚健康!

了解更多【狗狗皮膚病種類】:狗狗皮膚病種類有哪些?搔癢掉毛元凶是它!6 方法改善皮膚狀況

狗狗濕疹的常見症狀

狗狗的皮膚問題往往不像人類一樣容易辨認,有時只是一點點搔癢或輕微脫毛,就可能是濕疹的前兆,飼主若能及早察覺,將有助於防止惡化與反覆發作。

若你發現狗狗有以下表現,就可能是皮膚出狀況了:

  • 過度抓癢、舔舐、啃咬
  • 皮膚紅腫發炎,甚至有異味
  • 局部脫毛或皮膚變厚
  • 出現丘疹、水皰或反覆結痂

常見濕疹發生部位包括:眼周、口鼻、耳後、腳掌、腹部、大腿內側、鼠蹊部、肛門周圍、趾間及皮膚皺褶處。

了解更多【狗狗掉毛吃什麼】:狗狗掉毛吃什麼?搭配 3 招皮毛照顧法,改善狗狗嚴重掉毛!

狗狗急性濕疹如何辨識?

「狗狗急性濕疹」通常是指熱點(Hot spot)、急性濕性皮膚炎(Acute moist dermatitis)或稱為創傷性化膿性皮膚炎(Pyotraumatic dermatitis)

這種病灶的特點是發展極快,常因狗狗持續搔抓、啃咬或舔舐某一區域導致皮膚破損,可能短短幾小時內就引發急性發炎反應。

常見症狀包含:

  • 局部皮膚突然變得濕潤、紅腫並伴有疼痛
  • 該處毛髮脫落,皮膚明顯裸露
  • 狗狗出現明顯的不適,頻繁舔舐或抓癢

這類病灶極易併發細菌感染,若未即時處理可能迅速擴大或惡化,飼主一旦發現應立即帶狗狗就醫治療。

造成狗狗濕疹的 7 種可能原因

狗狗濕疹的成因常常不是單一原因造成,而是多重因素交織下的結果。

以下為常見可能導致濕疹的情況:

(一)過敏反應

當狗狗頻繁抓癢或舔舐時,有時會是「過敏」惹的禍,而狗狗的過敏反應可分為幾種類型,其中最常見的包括:

  • 環境過敏原:如花粉、塵蟎、黴菌孢子、清潔劑、合成纖維或地毯等,常見於季節轉換或居家環境刺激。
  • 食物過敏原:最常見於特定蛋白質來源(如牛肉、雞肉、乳製品等)或加工食品添加物,通常需透過飲食排除法找出元兇。

了解更多【狗狗過敏怎麼辦】:狗狗食物過敏怎麼辦?3種判斷方法、常見過敏食材一次搞懂!

(二)寄生蟲叮咬

狗狗的皮膚若經常搔癢且找不到明確原因,很可能是被寄生蟲叮咬,這些微小的外部寄生蟲是造成濕疹常見因素:

  • 跳蚤:透過叮咬吸血引起過敏性皮膚炎,是最常見的寄生蟲之一。
  • 壁蝨:除了造成局部發炎外,還可能傳染其他疾病。
  • 耳疥蟲:常見於耳道,但嚴重時可能擴散至周圍皮膚,引發劇烈搔癢。
  • 毛囊蟲:寄生於毛囊內,特別容易出現在幼犬或免疫力低下的狗狗身上,在台灣相當普遍,常導致局部脫毛、紅腫與皮膚發炎。

(三)細菌與黴菌感染

狗狗抓癢造成的皮膚傷口若未即時處理,常會引發細菌或黴菌的繼發性感染,導致濕疹惡化、難以痊癒。

這類感染不僅影響狗狗,也可能影響到其他動物甚至飼主本身

  • 細菌感染:破皮處容易滋生細菌,造成紅腫、化膿、傷口反覆發炎。
  • 黴菌感染:具人畜共通性,可能傳染給其他寵物與人類,需全家共同治療。

(四)環境與氣候因素

狗狗長期生活在潮濕、悶熱或不潔的環境中,也會對皮膚造成負擔。

請留意狗狗是否處在以下情況:

  • 沒有通風除濕:台灣特有的潮濕悶熱氣候若沒有好好通風除濕,會讓狗狗皮膚長時間處於潮濕狀態,增加黴菌與細菌滋生的風險。
  • 居家清潔不佳:如狗狗床墊、玩具、地板未定期消毒,可能累積過敏原與病原體。
  • 狗狗長期穿著尿布:當狗狗需要長時間穿著尿布,也可能因內部悶熱潮濕,皮膚容易紅腫發炎,類似人類的尿布疹,特別需注意。

(五)太頻繁洗澡

有些飼主會頻繁替狗狗洗澡,但其實這樣反而會讓狗狗皮膚越洗越敏感。

過度清潔加上使用刺激性的產品,會破壞皮膚天然的油脂屏障,使肌膚變得乾燥、脆弱,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與感染,引發或加劇濕疹問題。

了解更多【狗狗洗澡正確步驟】:狗狗洗澡教學|9 步驟幫狗狗洗澡,幾天洗一次問題全解惑!

(六)潛在健康問題

狗狗濕疹有時也與內在健康狀況與心理壓力有關。例如荷爾蒙分泌異常會改變皮膚狀況,自體免疫疾病則可能攻擊皮膚造成慢性發炎。

另外,當狗狗長期處於焦慮、無聊或壓力大的狀態,也可能透過不斷舔舐或啃咬自己的皮膚來釋放情緒,進而演變成濕疹。

(七)營養不均衡

狗狗若缺乏關鍵營養素,皮膚屏障功能會逐漸下降,導致對外界刺激與感染的抵抗力變差,濕疹也就更容易反覆發作。

💡提醒:當狗狗本身免疫力偏弱時,更容易被上述因子影響而發病,除了調整飲食,也可適時補充皮膚營養保健品。

推薦選擇毛掌醫學純魚油保健肉泥,富含高濃度 Omega-3 與天然抗氧化成分,不僅提升狗狗免疫力,也能幫助維持皮膚與毛髮健康,適口性高小小一條即可輕鬆補充!👉了解更多

【毛掌醫學】純魚油 保健肉泥 | 寵物魚油 貓狗適用

狗狗濕疹 2 大治療方法

面對狗狗的皮膚異常,最重要的不是自行上網找偏方或亂擦藥,而是立即帶狗狗就醫

獸醫會根據病灶的外觀與病史,搭配以下檢查手段釐清病因:

  • 物理檢查與視診
  • 過敏原測試(如皮膚點刺或血液檢驗)
  • 皮膚採樣檢查(刮搔或病原體培養)
  • 飲食排除試驗(針對食物過敏)

根據檢查結果與症狀嚴重程度,獸醫會為狗狗制定專屬的治療計畫,可能包含以下治療方法:

(一)藥物治療

治療方式 說明
外用藥劑 常見為藥膏、藥浴或洗劑

含有抗菌、抗黴菌、抗發炎與止癢成分(例如氯己定、碘液等),局部病灶可能需要先剃毛以利上藥。

內服/注射藥物

抗組織胺、類固醇、抗生素、抗黴菌藥,甚至免疫抑制劑

若為廣泛或深層感染,可能需先進行細菌培養與抗藥性測試,再給予系統性用藥。

(二)輔助療法與根本原因處理

除了藥物控制外,處理根源同樣重要,可能包含:

  • 避免與移除可能的過敏原(如更換飼料、清潔環境)
  • 補充有助皮膚修復的營養素,如 Omega-3 脂肪酸、鋅、維生素 A 與 E 等
  • 剃毛處理病灶周邊(通常需超出病灶範圍一圈)
  • 視情況暫時隔離患犬,避免傳染或持續刺激

💡 提醒:如屬於「異位性皮膚炎」等慢性過敏型疾病,雖無法根治,但透過長期管理與規律照護,仍可大幅改善狗狗的生活品質。

了解更多【狗狗皮膚病吃什麼】:狗狗皮膚不好要吃什麼?4種營養素有效改善乾癢、過敏問題!

狗狗濕疹舒緩與預防 5 招

日常的照護與預防措施能有效降低狗狗濕疹發生的機率。

以下是飼主可以實踐的五大重點方向:

(一)調整生活環境

保持居家空氣流通與乾爽是皮膚健康的第一步。

建議使用除濕機改善濕氣,並定期清潔狗狗常待的空間,例如睡墊、地板、玩具等,可使用稀釋漂白水進行消毒,降低過敏原與病原體滋生。

(二)維持身體清潔

定期梳理毛髮(特別是長毛犬),有助通風與減少廢毛悶住皮膚的風險。

洗澡建議每 2 – 3 週一次,使用溫和、低刺激性的洗毛精,並在洗後徹底吹乾全身毛髮,特別是腋下、趾縫、皺褶處。

外出回家後,也建議使用專用濕紙巾,局部清潔腳掌和身體沾染部位。

(三)積極預防寄生蟲與定期健檢

寄生蟲常是濕疹的誘發因子,務必定期使用體內外驅蟲藥物,並依建議進行預防措施。

同時每年定期健康檢查,有助及早發現潛在問題並控制病情。

(四)降低刺激與誘發因子

避免讓狗狗長時間接觸潮濕或冰冷的地面、草地。

每天適度曬太陽(約 10 – 15分鐘)有助減少黴菌滋生,但應提供遮蔽與飲水,避免中暑。

此外,觀察狗狗的情緒與行為,壓力與焦慮也可能造成過度舔舐,需適時引導與安撫。

(五)補充皮膚保健品

皮膚的防禦力也與營養攝取密切相關。可在獸醫建議下,補充魚油等保健營養品,有助穩定皮膚狀態、降低過敏與炎症反應。

推薦毛掌醫學純魚油保健肉泥,富含高濃度 Omega-3 與天然抗氧化成分,不僅提升狗狗免疫力,也能隨時隨地補充皮毛營養!👉了解更多

【毛掌醫學】純魚油 保健肉泥 | 寵物魚油 貓狗適用

狗狗濕疹常見QA

Q1:狗狗濕疹可以洗澡嗎?

A:建議先諮詢獸醫,若可以要選用溫和或藥用洗劑並完全吹乾。嚴重病灶則依獸醫建議操作。

Q2:狗狗濕疹會自己好嗎?

A:輕微狀況可能會緩解,但大多仍需治療,建議尋求獸醫協助。

Q3:狗狗濕疹會傳染嗎?

A:會不會傳染取決於病因。若是黴菌、毛囊蟲引起則具有傳染性,狗狗過敏或內在疾病則不會。

Q4:狗狗濕疹可以擦人類藥膏嗎?

A:不行!狗狗與人類皮膚 pH 值不同,成分不當可能造成中毒。

發現狗狗濕疹務必及早治療!

狗狗濕疹雖然常見,但背後可能隱含複雜成因。

飼主如發現異常,務必及早就醫,並從環境、營養與日常護理著手,相信能大大幫助狗狗遠離皮膚不適、健康快樂地生活!

參考資料

  • https://littlesilveranimalhospital.com/blog/eczema-in-dogs/
  • https://vetsandclinics.com/en/eczema-in-dogs-treatment-a-brief-review
  • https://wagwalking.com/condition/moist-eczema
特價
NT$139NT$2,097
特價
NT$499
特價
NT$360NT$2,042
特價
NT$300NT$3,3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