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面上販售的貓狗飼料百百種,竟然還有分有穀飼料和 無穀飼料 ! 聽說 無穀飼料 對貓咪狗狗比較好? 有穀 飼料 比較容易讓貓咪狗狗過敏? 其實不對喔~ 今天 MAMA 就要來破解有穀&無穀飼料的常見迷思!
無穀飼料 也就是完全無添加穀物類的飼料,因為有些人認為飼料原料中的玉米、小麥等穀物成分容易誘發毛孩過敏,所以近幾年興起不添加穀物類的『 無穀飼料 』熱潮。
有穀飼料是什麼?
有穀飼料就是飼料中含有穀物成分,包括常見的燕麥、玉米、糙米、小麥、大麥、大豆等等,或是由這些穀物製成的穀物粉及穀物萃取物。
無穀飼料 一定比較好? 破解3大常見迷思!
△ 吃 無穀飼料 就不會過敏?
過敏與體質遺傳有關,任何食物都可能是過敏原!
雖然飼料中常見的穀物包括小麥、玉米、大豆等成分確實有可能引發過敏,但貓狗最大的過敏原其實是肉類蛋白質及乳製品,穀物類的比例相對低很多,所以不是吃 無穀飼料 就絕對不會過敏喔!
△ 吃有穀飼料比較難消化?
越來越多研究證實,飼料中若含有適量的優質穀物,不僅能使毛孩攝取的營養更均衡,也有助於皮膚、毛髮及消化道的健康,例如燕麥、糙米等營養價值高、容易消化吸收被利用,也有助於排便更加順暢唷~
△ 吃 無穀飼料 比較不會變胖?
有些無穀飼料會使用根莖類植物來取代穀物成分,但這些碳水化合物較高的澱粉會在短時間內讓血糖迅速上升,反而更容易導致毛孩肥胖、糖尿病等疾病。
碳水化合物含量更重要! 吃錯小心肥胖、疾病找上門
『 無穀飼料 』不等於無碳水化合物,含量還可能比『有穀飼料』更高。
無穀飼料雖然沒有穀物成分,但是為了讓飼料能夠製成顆粒狀,通常會使用根莖類(馬鈴薯、甘薯、南瓜)或豆科植物(鷹嘴豆、豌豆)等澱粉及植物性蛋白質來取代,所以碳水化合物有可能比有穀飼料還要高喔!
碳水化合物太高會怎樣?
貓狗的消化系統和人類不同,尤其貓咪是全肉食性動物,他們對於碳水化合物的需求、代謝及利用效率都比較低,所以毛孩需要碳水化合物較低的食物,而且碳水含量高容易使毛孩肥胖、增加罹患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但是台灣的寵物食品法並沒有規定包裝上要標示碳水化合物含量,所以家長們也可以自己計算看看唷~
《 碳水化合物 = 100%-粗蛋白質%-粗脂肪%-粗纖維%-粗灰分%-水分% 》
- 貓飼料:碳水化合物 < 25 %
- 狗飼料:碳水化合物 30-50 %
※ 狗狗的體型差異較大,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會依照年齡、品種、體型及生活習慣而有所不同,如果有特殊疾病或是營養計算需求,MAMA 建議帶著該飼料成分表向獸醫師諮詢唷!
有穀飼料 vs 無穀飼料該怎麼選? 挑選飼料3大原則
有穀或無穀都沒有絕對好或絕對不好,穀物確實可能引起過敏,但穀物也可以提供毛孩蛋白質、纖維質、維生素及各種微量元素等營養。 家長在挑選飼料時,應該以貓咪狗狗的體質、營養需求及可以負擔的價位來做選擇,不需要盲目地追求完全無穀或有穀,更重要的是成分適不適合毛孩喔!
1、針對毛孩體質避開過敏成分
容易導致過敏的穀物包括小麥、大麥、玉米、大豆等等,也有毛孩是對馬鈴薯、雞肉或海鮮類過敏。 因為飼料的成分較多種也較複雜,家長在挑選時一定要仔細避開毛孩的過敏原唷~ 若有疑慮可以諮詢獸醫師,再針對毛孩進行食物過敏測試或過敏原檢測。
2、選擇優質蛋白質、優質澱粉
家長可以先看看成分表中的前兩項標示,因為成分佔比越高的排序就越前面,而主要蛋白質最好是新鮮肉類,並非肉粉或任何穀類、根莖類或豆科植物喔! 其他成分若有澱粉或穀物則可選擇使用糙米、燕麥、小米、藜麥、豌豆、鷹嘴豆等優質可取代易過敏成分的食材,這些食材的升醣指數也較低唷~
3、AAFCO 及 NRC 認證、碳水化合物不可過高
通過 AAFCO(美國飼料管理協會)與 NRC(美國國家研科學委員會)認證是飼料最低的及格標準,建議家長沒有這些認證的飼料就可以先不考慮囉~ 另外,如同上述所說,碳水化合物過高會對毛孩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,一定要多加注意才能讓毛孩吃的健康、頭好壯壯!
參考資料